西卡耐磨材料在建材、火力發電和冶金礦山等工業領域的整個能量和經濟成本消耗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在礦物、水泥和煤粉等原材料的生產過程中都會因機器設備和零件的磨損而必須更換。因此,系統研究和不斷開發新的耐磨材料和抗磨技術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表1列出了在建材工業中主要的消耗工序及其典型易損件。

研究降低材料消耗和提高零件使用壽命是從事設備制造、加工和現場工作人員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從學科領域看,它涉及到機械可靠性設計、制造、失效分析、摩擦學、材料科學、系統工程和表面工程等許多分支。而且,很多實際問題常常需要根據設備的使用工況、零件的結構設計、材料選擇和應用等問題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綜合考慮。
由于磨損問題常常僅僅發生在零件的表面和局部,因此,只要工藝上可行,采用表面局部強化或者復合材料的方法是最為經濟和有效的。這些年來,表面工程在抗磨技術方面的應用也有了很大進展。例如,表面激光處理、化學熱處理、熱噴涂和堆焊、真空熔敷、刷鍍、化學和物理氣相沉積PVD、CVD以及鑲嵌、復合和自修復技術等都已經在許多領域獲得成功應用。這些新型抗磨技術在工業領域中的擴大應用也意味著該行業的科學水準的提高和進一步成熟和完善。
2、磨損的系統特性和提高耐磨性的基本途徑
材料的磨損特性與材料的強度等力學特性不同,它是與實際使用的工況條件密切相關的摩擦學系統特性。圖2表示了材料強度試驗與磨損試驗測定其強度特性和磨損特性時的差別。